四川石窟

四川石窟

岩壁上的匠心神韵

四川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资源相当丰富,根据2021年完成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的最新统计,四川现存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134处,超过了全国总数的1/3。四川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不仅数量大,而且分布广,除川西高原外,四川几乎每个区县都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遗存。就营造时间而言,四川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营造延续时间长,初始东汉,发展于南北朝,繁荣于唐宋,延续至明清。就空间分布而言,四川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川北(广元、巴中等)、川西(成都、眉山等)、川东(内江、资阳等)与川南(乐山、自贡等)四大区域。就分布密度而言,四川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在川陕、川渝古代交通线及其周边区域分布最为密集。

四川石窟寺(含摩崖造像)是与中原北方皇家造像系统相辅相存的另一个庞大体系。四川现存道教石窟寺遗存丰富,数量居全国之冠,具有完整发展脉络。四川保存有全国最多的大佛遗存,十米以上的佛像近30处,其中世界现存最大佛像——乐山大佛,代表了我国古代石窟寺营造的先进技术。川东地区(及大足)密教石窟寺造像遗存自成系统,在中国佛教史上绝无仅有。四川保存有我国现知数量最多的佛教摩崖石刻经典,对宗教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四川石窟寺是我国石窟寺晚期发展的代表,将中国大规模开窟(龛)造像的时间向后延续了500年,是唐宋时期中国社会重要实物见证,是四川中古时期重要物质文化遗产,弥补了南北朝至唐代四川地下考古资料的不足,是构建四川地方史的重要资料。四川石窟寺接受、融会和传播佛教文化艺术,在佛教石窟艺术传入中国并实现中国化过程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四川石窟寺融通南北而自成体系,影响到全国,传播至东亚,显示出了强大影响力。

2023年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响应本年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的主题,宣传展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成果、新进展,特举办本次线上展览。本次线上展览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批次的先后为序分为七个单元,分别收录、展示四川境内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所属的文物行政部门(国家文物局)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自1961年3月4日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截至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已公布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选定与公布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节点,历次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历程的缩影。希望本次展览能带观众在邂逅四川石窟之美的过程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