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
完成广安市馆藏陶瓷器文物保护修复,共计56件(其中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14件)
完成广安市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共计80件(其中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56件)
- 2020
-
2020年至今,主持完成三星堆遗址近万件出土文物的现场保护,500余件文物清理工作
- 2019
-
完成三星堆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
该项目方案由三星堆博物馆编制,于2016年4月27日通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批,并下达2018年度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该项目完成青铜神树、青铜尊、青铜罍等三件青铜器保护修复。这三件文物是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中同类型的孤品,拥有独特的艺术造型,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 2018
-
完成城坝遗址考古出土竹木简牍清洗
2018-2019年完成乌东德水电站考古出土文物保护修复
- 2017
-
完成城坝遗址、成昆复线等考古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金属文物60余件,保护出土漆木器20余件)
完成“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水3万余件金银器清理,200余件金银器保护修复
该项目金银质文物,包括金银锭、金条、银饼、金银板、金银册、金银币,以及杯、碗、服饰、首饰等类型2万余件。通过此次保护修复项目,将现代科技与传统金银制作工艺相结合,摸索总结出一套变形、折损金银器矫形、复原的工艺流程,为同一类型文物的整形修复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技术参考,是金银文物修复中的一种新的尝试,是一次开创性的探索。同时尝试对已复原文物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不仅为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的撰写提供坚实可靠的文物信息及科学数据,为拟建的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博物馆提供更有研究价值和展示价值的展品。(鲁海子)
完成广元市昭化古城大坪子汉墓出土文物保护修复
2014年11月,受广元市昭化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委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通过对广元市昭化古城大坪子墓地出土器物的保存现状、病害种类进行调查与评估,并收集文物基本资料,选取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广元市昭化古城大坪子汉墓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方案》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共修复青铜器698件,陶器501件,铁器58件,瓷器4件,金银器6件,石器19件,兽牙1件,牙齿1件,骨器7件。实施中在青铜鍪、钫、蒜头壶等4件器物上发现丝绸痕迹,在2件文物蒜头壶中发现酒水残留,这批器物为研究汉代墓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郭建波)
- 2015
-
完成叙永春秋祠181件馆藏石刻保护修复(其中三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3件)
春秋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叙永县文物管理所历年来出土、征集了大量石刻收藏于春秋祠内。这些石刻为砂岩为材质,风化较严重,出现缺失、开裂、表面片状(或粉状)脱落、酥粉以及生物病害,部分石刻曾有不当修复;2013年12月,我院受叙永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委托,编制完成《叙永县木雕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藏石刻文物保护修复方案》,次年6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该方案并拨付了相应的文物保护经费。2015年保护修复工作正式启动。(王冲)
完成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2015年5月5日,我院通过政府采购程序获得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该项目于2015年6月正式开始修复保护工作,历时两年共修复文物249件,包括青铜器89件、铁器文物5件、陶瓷器155件。其中包含6件二级金属文物,22件二级陶瓷文物;88件三级金属文物,107件三级陶瓷文物。2017年5月10日,通过专家评审,完成项目验收。(谢振斌、杨丽君)
完成都江堰市文物局馆藏铁器保护修复项目
2015年8月,受都江堰市文物局委托我院对其馆藏的29件铁器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方案设计。2016年3月,方案得到了成都市文物局的批复许可后即可启动实施,历时三个月完成了现场修复工作。这29件铁器中有9件(8件兵器和1个香炉)是三级文物,17件未定级文物和3件残件。来源有征集的、有原文管所旧藏、有捐赠的,也有拣选的,均无明确出土地点。按器形分为:8件兵器,5件工具,5件农具,3件生活用具,5件饰件,3残件。器物所属年代分别为:7件汉代,7件宋代,5件明代,7件清代,3件未定。(宋艳)
- 2012
-
完成浙江乐清能仁寺铁镬保护修复
能仁寺大铁镬放置在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能仁寺内。铁镬口沿外径2.7m,深1.65m,铸于宋元祐七年(1092年)。据查,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铁锅。大铁镬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见证了能仁寺的盛衰。铁镬体型巨大,铸造难度极大,体现了宋代冶金、铸造技术水平。由于各种原因,镬身病害十分严重,其口沿有三处较大残缺,镬身上亦有多处大缝隙,早年虽经过维修,但是仍然未能阻止铁镬腐蚀。除口沿的残缺、镬身有大裂隙外,镬身严重变形;镬底、镬身内外壁大面积层状剥离,铁镬濒临毁灭。为减缓腐蚀、延长铁镬寿命,尽可能使其长久保存,2012年7月,我院进行现场勘测,编制了《浙江乐清市能仁寺铁镬保护修复方案》,并于同年12月启动保护修复工作。技术人员,携带多种材料、设备和试剂,克服冰冻、雨雪恶劣天气,驱车两千公里、横跨六省市到达施工现场。经过机械除锈、清洗、脱盐、矫形、锚固、缓蚀和封护等数道工序,历时一个月,完成大铁镬的保护修复。(王冲)
- 2011
-
完成四川汉源桃坪墓地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共修复保护青铜器30件,陶瓷器10件
完成江油市文管所受损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共修复器物63件(其中铜器1件;陶瓷器61件;石器1件)
完成中江县文管所地震受损文物的保护修复(40件)
完成三台县文管所地震受损文物的保护修复,共修复陶瓷器129件,金属器37件
完成雅安荥经出土饱水漆木器和陶胎漆器的脱水加固保护
完成江周家坝船棺墓葬群部分出土青铜器的修复工作
- 2010
-
对青川县文管所“5.12地震”受损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共120件(其中包括1件一级文物青铜戈)
- 2009
-
对梓潼出土青铜摇钱树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
成都武侯祠铜钟、铁鼎等5件馆藏文物的保护修复
受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委托,我院完成武侯祠博物馆明云纹双耳三足铁鼎、明成化十九年九龙三足铁鼎、清末民初三国水浒故事铸铁大缸、清道光十八年铜钟和明成化八年铜钟的清洗、除锈、拓片和封护保护。(宋艳)
- 2008
-
研究性修复三星堆出土青铜面具5件、人头像1件
- 2007
-
保护修复峨眉山博物馆藏青铜器20件
保护修复绵阳博物馆藏青铜器6件
- 2006
-
抢救性修复资阳出土汉代大型青铜车马一套
完成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漆木器保护修复
- 2005
-
保护修复三星堆出土青铜眼形器10件
- 2003
-
2003 - 2005年完成罗家坝遗址118件出土青铜器的保护修复
- 1987
-
1987年 - 2000年,保护修复三星堆出土青铜器、陶器、玉石器文物万余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4件
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大批商代青铜器,这批青铜器大都严重残缺或扭曲变形,氧化锈蚀程度也非常高,70%以上的需要整形或修复,修复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我院修复保护技术人员与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修复专家共同采取传统技术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结合方法圆满地完成了青铜大立人像、青铜头像、青铜跪坐人像、金面罩铜头像、青铜面具、青铜纵目大面具、青铜神树和铜尊、铜罍等百余件珍贵文物的修复,为三星堆文化的保护传承做出重要贡献。
- 1988
-
完成冬笋坝出土铜剑保护修复
- 1990
-
保护修复广汉万福乡出土汉代摇钱1株
- 1986
-
成都中医学院出土铜双鞘剑保护修复
- 1985
-
保护修复新都马家乡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器400余件
- 1978
-
保护修复涪陵小田溪古墓群出土青铜器300余件
- 1965
-
保护修复彭县竹瓦街窖藏出土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