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合江神臂城遗址考古工作计划专家咨询会
为系统推进合江神臂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工作,2025年11月20日,在四川省文物局指导下,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泸州市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合江县博物馆联合协办的《合江神臂城遗址考古工作计划(2026-2030年)》专家咨询会,在泸州合江县顺利召开。

▲ 合江神臂城遗址环境
本次会议特邀重庆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四川省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安徽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中共合江县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应邀参会并致辞,强调神臂城遗址作为区域核心文化地标,其保护与研究工作对于传承历史文脉、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合江县人民政府、神臂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及市县文物部门业务骨干共同参会。

▲ 与会专家调研
合江神臂城遗址是长江上游干流上唯一的半岛型宋元山城遗址,凭借"控扼长江航运通道、衔接南北防御网络、支撑川南联防体系"的关键战略区位,成为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南部防线的核心枢纽,历史地位举足轻重。据史料记载,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名将余玠在奏疏中提及"利、阆城大获山,蓬州城营山,渠州城大良平,嘉州城旧治,泸州城神臂山,诸城工役,次第就绪",并特别举荐"有包砌神臂山城之功"的泸州知州曹致大,恳请朝廷"推赏以励其余"。这一记载不仅明确印证了神臂城在当时防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更暗示其选址理念、营建工艺蕴含着独特的军事技术智慧与历史文化价值。
会议期间,我院项目负责人刘睿首先向与会专家系统汇报了近年来在合江神臂城遗址开展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成果。随后,专家团队前往遗址南侧对岸的大小中坝水寨进行实地考察,临江俯瞰遗址"山水相依、凭险而守"的地理格局;乘船渡江后,沿西南—东北走向依次踏勘神臂门(南门)、钟鼓楼台基、大院子房址、东门及周边城墙、东一字墙城门等关键遗存点。考察过程中,专家们对遗址新发现的多重城圈结构、南部濒江一字城墙(城门)等重要遗存现象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合江神臂城遗址周边独特的水文条件、滩涂分布特征,以及东门区域人工池塘与多重瓮城相结合的复杂城防系统,为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研究提供了罕见的实物例证,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空白。

▲ 与会专家听取汇报并研讨
在规划汇报环节,项目负责人围绕近期、中期、远期阶段性目标,从项目概况、实施必要性与可行性、核心工作内容、预期成果等方面,对《合江神臂城遗址考古工作计划(2026-2030年)》进行了详细解读。泸州市、合江县及神臂城镇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地方发展实际需求,就遗址保护利用边界、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文旅协同发展路径等议题与专家展开深入研讨,凝聚发展共识。
经过充分交流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合江神臂城遗址在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进一步开展系统性考古发掘工作意义重大;《工作计划》整体框架科学合理,工作思路清晰明确,具备较强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同时,专家们结合专业研究方向,从考古重点区域划定、技术方法创新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修改意见。
此次专家咨询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江神臂城遗址考古工作迈入系统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会议不仅深化了对遗址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科学价值的认知,更明确了未来五年考古工作的重点方向与实施路径,为后续考古发掘、保护利用及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与专业指导,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