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扎根田野,笃志探寻巴蜀文脉——记我院考古探掘工滕杰臣

2012年,滕杰臣入职我院,投身田野考古工作。十三年来,他始终坚守一线,从一名新手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他的足迹遍及省内的村庄山野,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考古工地上,与地层、遗迹为伴,忠实履行着田野考古技工的职责。
扎根一线,锤炼基本功
在精研传统技能的同时,滕杰臣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积极学习新技术。他认识到,现代考古学的快速发展,对工作者能力的要求已从基础的“探铲取土、手铲辨土”,提升至“多元数据整合”。为此,工作之余,他通过行业培训、网络课程等途径,积极学习并熟练掌握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运用RTK测绘仪精准定位,利用无人机航拍获取宏观视角,以CAD制图规范绘图记录,借助PS/AI软件处理影像资料,应用三维建模技术辅助遗迹记录与分析。项目实施中,他常结合实际问题查阅资料,虚心向领队和同事请教,确保新技术能切实服务于田野发掘、记录与研究的实际需求。
不忘初心,勇担保护之责
对滕杰臣而言,考古不仅是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自投身考古事业以来,他始终秉持这一信念。面对日益繁重的配合基建考古任务,他和同事们始终奋战在一线,曾在三十多度高温下翻山越岭以致中暑昏倒,也曾多次被毒蜂蜇伤,腿臂红肿。工作中,他也遭遇过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面对施工方的言语威胁甚至轰鸣而至的工程机械,他总能以法律法规为武器,毫不退缩,坚决制止,直到执法人员赶到。他先后参与40余项基本建设考古任务,独立承担10余项,新发现文物遗存百余处,亲手清理文物数百件。这丰硕成果的背后,不仅是过硬的能力,更是高度的责任心。
荣誉鞭策,持续精进
经多年磨练,滕杰臣凭借扎实的功底、全面的技能和出色的项目把控能力,已然成长为单位业务骨干,其专业能力亦获得了行业认可:2023年,他斩获四川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考古探掘工”项目二等奖;2025年5月,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选拔赛” 中摘得 “考古探掘组”桂冠;同年7月,获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考古探掘工”项目二等奖。
面对成绩,滕杰臣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谦逊地指出自身仍有提升空间:组织协调能力需加强;文字功底需磨练,以应对日益增多的报告、PPT、简报撰写任务;与地方协作方的沟通技巧,仍需在实践中积累。他将这些不足视为前进的动力,决心继续深入学习,时刻保持进取之心。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
十三年风雨兼程,滕杰臣在田野考古一线不断成长。未来,他将继续扎根这片土地,以扎实的基本功为根基,以精进的现代技能为助力,以文物保护为己任,在守护巴蜀历史文脉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在尘土与坚守中,用手艺和汗水,为考古事业默默奉献。“考古是清贫的,或许也是孤独的,但我内心并不孤寂。”皮肤黝黑的滕杰臣如是说。
图文来源:院历史时期考古所
核稿:郑万泉